明创网——健康生活新方式
新闻详情

走出高脂血症防治的误区

文章附图

临床证明,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,均与血脂增高有关。因此,防治高脂血症对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。但据调查,高脂血症病人的服药率和治疗达标率都很低,这主要与患者甚至一些医生在高脂血症的防治方面,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有着直接的关系。

    误区一   降血脂就是降甘油三酯  

    研究证明,冠心病的发生、发展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水平密切相关,而是否与甘油三酯有关,尚存在争议。因此,降脂治疗最重要的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非甘油三酯。

    误区二   血脂化验结果正常就无需治疗

    血脂化验检查结果正常不一定不需要治疗,关键要看病人的情况而定。例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3.4毫摩尔/升,对于一个无任何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人而言,确属正常范围无需降脂治疗,但对患过心肌梗塞、糖尿病及做过支架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人而言,该血脂水平则可加重病情,因此应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3.12毫摩尔/升以下。但在化验报告中通常只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3.64毫摩尔/升,标示为血脂增高,结果使迫切需要降脂的患者误认为自己无需治疗,从而耽误了病情。 

     误区三   没有症状就没有疾病

     高脂血症的危险之处,就在于它不易被人们觉察。由于高脂血症临床表现隐匿,能够引起心肌梗塞、脑中风等严重病症,故有"沉默杀手"之称。虽然血脂增高也有一些蛛丝马迹,部分病人在皮肤上可出现黄色瘤,但除眼睑处的黄色瘤易被发现外,其它部位(肌腱、肘、膝、臀或踝部等)的黄色瘤均较隐蔽,不易被察觉。故专家建议:20岁以上者应至少每5年进行一次空腹血脂谱检查,检查包括总胆固醇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,以便及早发现病情,及早采取防治措施。 

    误区四   降胆固醇可诱发癌症

    “血胆固醇浓度降得太低可诱发癌症”之说曾风行一时,然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结果已经推翻了这一结论,胆固醇降低不会增加非心血管病,如癌症等的死亡率。

    误区五   血脂正常后即可停药

    人们都知道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,当血压长期稳定后,即可逐渐减少用药的剂量和种类。但是临床观察显示,在血脂达标后,如果病人减少调脂药的药量或停药,往往可引起血脂再次上升。因此,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低于50毫克/微升,病人不出现严重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,就不应减少用药的剂量。  

    误区六   降脂药物副作用严重

    据研究,他汀类降脂药可引起转氨酶升高、非特异性肌痛、关节痛、肌炎,以及致死性横纹肌溶解等病症。但事实上,大多数人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都良好,只有0.5%~2.0%的服药者会出现转氨酶升高,且减少用药后,升高的转氨酶常可降至正常,当再次增加药量或选用同类药物时,转氨酶常不会因此再次升高。他汀类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可引起非特异性肌痛或关节痛,但严重的肌炎比较罕见,至于致死性横纹肌溶解则更为罕见。肌炎最常发生于合并多种疾病或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的患者。如果患者尤其是联合用药者的肌酸激酶高于正常值上限10倍,则应在肌酸激酶降至正常后,再开始用药。

误区七   依赖药物不进行生活方式的调节和干预

高脂血症是现代生活方式疾病之一,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高脂血症的主要手段,必须要贯穿于防治的全过程。仅靠药物治疗而忽视生活方式的调节,是达不到有效的防治目的。


400-151-1168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