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创网——健康生活新方式
新闻详情

原来这才是免疫力下降的原因!9个激活免疫力的方法送给你!

免疫力,是人体抵抗外界疾病侵袭的能力。

但是现代人却很少注意自己的免疫力,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孩子才需要提高免疫力,自己身强体壮的,疾病找不上自己。

然而,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受到疾病的侵袭,最主要有两大原因就是低体温,少运动。

白血球可以说是免疫系统的中枢,一旦体温上升,就会让它的杀菌能力跟着变活跃。

感冒或身体状况不好时,常会出现发烧的症状,这是因为此时身体的免疫军队正处于奋战的状态,也就是身体正在让体温上升,好让白血球的免疫作用能够火力全开。

现代人的免疫力比以前的人弱


体温比正常值多升高1度,免疫力就会瞬间提升5~6倍;相反地,体温一下降,就会让白血球的活动力变得迟缓,造成免疫力低落。

从研究了解,当体温下降1度,免疫力就会下降超过30%以上。现代人的体温越来越低,50年前的日本人平均体温为36.8度,但是现在却下降到顶多为36.2~36.3度,而大多数人的体温其实只有35度而已。也就是说,现代人比以前的人,体温下降了近1度,代表着免疫力也下降了超过30%。


另外,一般人认为癌细胞在35度的环境下最容易繁殖,一旦体温在39.3度以上就会凋亡。


免疫力会下降的两大原因:

1.生活中运动减少,身上肌肉变少,身体变冷变寒了

2.过着不运动的"轻松生活"

图片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不使用肌肉的生活,造成免疫力下降


现代人的体温低、免疫力下降的一个很大原因,可以说是因为过着便利轻松的生活,不需要运动到身体所造成的。

在50年前,人的平均体温比现在约高了1度,因为打扫房子时会用长掸子、扫把、抹布清扫;洗衣服时会用洗衣板,用力敲敲打打,将污渍敲掉后,再将衣服一件一件地晾起来,像这样的做家务,就是全身运动。而且以前的交通不太发达,走很长一段路买个东西、上班、上课、办事,都是很稀松平常的事。

现在的社会,不管是吸尘器或是洗衣机这类的家庭电器,都十分普及,所以就算不怎么运动到身体,也能做好家务,不用站站坐坐,也能用一指神功按一按遥控器,将万事都搞定。

因此,我们的运动量变得非常少,使用肌肉的机会也减少了。如果我们不使用肌肉,会有什么后果呢?

人体的体温约有40%是由肌肉负责产出的,而现代人就是因为不使用肌肉,才会造成体温下降。

相反地,使用肌肉,就能让体温升高。一般的情况下,做运动或劳动肌肉到身体稍微开始出汗时,体温会上升1度,也就是只要我们动一动身体开始流汗时,免疫力也会一瞬间提升5~6倍


激活免疫力的办法


1、充足睡眠

在季节交替时,易出现因工作压力大、睡眠不足而导致的荨麻疹、带状疱疹等与免疫力下降相关的疾病,一定要保证充足睡眠。

充足的睡眠,要保证醒来时体力恢复、精力充沛,一般成人每天睡眠时间在7~8小时,老人也不能低于6小时。

2、酸奶早餐

美国健康协会的一项研究发现,酸奶可以使“坏”胆固醇(低密度脂蛋白)水平降低,并将尿路感染的风险降低47%。

某些酸奶中所含的益生菌,更可以大幅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。

3、多吃大蒜

美国马里兰大学医疗中心研究发现,常吃大蒜不仅有助于提高免疫力,还能帮助防止心脏类疾病。不过,肠胃疾病患者要少吃。

但大蒜素遇热易挥发,建议将其捣碎后放置10~15分钟再吃,让蒜氨酸和蒜酶等物质互相作用,提高营养价值。

4、常饮蜂蜜水、姜水、柠檬水

研究表明,蜂蜜中的抗氧化剂是提高免疫力的助推器;生姜是天然的镇痛剂和解毒剂,有一定对抗感染的作用;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,有抗氧化性。


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的食物,能够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侵蚀和有害分子的损害,促进免疫系统健康。

5、享受下午茶时光

下午3、4点后,人体精力开始衰退,此时,喝杯下午茶、吃些点心不仅能补充热量,还能缓解连续工作后的疲劳,通过自我调节,保持自身免疫系统健康。

图片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6、每周坚持锻炼

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一项报告显示,运动能够帮助“冲洗”肺部细菌,提高免疫系统检测疾病能力。

现代人工作压力大,但在身体基础状况正常的情况下保证每周五天,每次30~60分钟的运动量即可。

7、多晒太阳

保持体内高水平维生素D,就可以更好地预防嗓子痛、普通感冒和鼻塞等问题。

一般来说上午10点、下午4点阳光中紫外线偏低,可避免伤害皮肤,每次晒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即可。

8、保持微笑

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发现,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体及免疫细胞数量,缓解疲劳,是提高免疫力的良药。

生活中,要多些积极向上的思想,通过运动、读书、与朋友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,减轻压力。

9、冥想静坐是增强免疫力的绝佳途径

打坐冥想能同时强化身与心——加强心理免疫系统,增强心理抵抗力,同时还能改善身体免疫系统。

版权声明   

部分图片文字来源网络,

非商业用途,仅作为科普宣传素材。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

400-151-1168
版权声明